單片機檢測直流信號常用電路學習
出處:網(wǎng)絡整理 發(fā)布于:2025-08-21 15:50:51 | 107 次閱讀

一、3.3V/5V 信號處理
對于 3.3V/5V 信號,通??刹捎萌龢O管或者 MOS 管來搭建電平轉(zhuǎn)換電路。雖然市場上有現(xiàn)成的轉(zhuǎn)換芯片和 LDO 可供使用,但從成本角度考慮,三極管或 MOS 管更為常用。
負邏輯電路
若僅使用一個三極管,邏輯會反轉(zhuǎn)。三極管工作在線性放大區(qū)時可放大信號,當作開關使用時則工作在非線性區(qū),即輸入高電平時導通,輸入低電平時截止。為確保有明確的電平,最好下拉一個 4.7k 電阻到地,否則可能出現(xiàn)不確定的開通或關斷情況。當左邊 VIN 輸入低電平時,Q1 不導通,Q2 導通,Vout 被拉高,輸出高電平;當 VIN 輸入 5V 高電平時,Q1 導通,其集電極接地,VOUT 輸出低電平。

正邏輯電路
若要實現(xiàn)高轉(zhuǎn)高、低轉(zhuǎn)低的正邏輯,還需再增加一個三極管。當左邊 VIN 輸入低電平時,Q1 不導通,Q2 導通,Q2 集電極接地,Vout 被拉低,輸出低電平;當 VIN 輸入 5V 高電平時,Q1 導通,其集電極接地,Q2 截止,VOUT 輸出 3.3V 高電平。

二、電阻限流 + 二極管鉗位電路
對于 -6V 至 6V 之間符合規(guī)范的電壓信號,可采用電阻限流 + 二極管鉗位的組合方式,實現(xiàn)雙向過壓保護,該電路也可用于單片機 IO 輸入保護。

此電路中的二極管選用 SS34B 肖特基二極管,它正向壓降低、反應速度快,適合用于保護電路。輸入信號為 3.3V 或 5V,經(jīng)過一個 1kΩ 的電阻 R11 后,有兩個二極管 D1 和 D2 分別連接到地和電源。當輸入電壓正常時,二極管處于截止狀態(tài),不影響信號傳輸;當輸入電壓超過 VCC(如 5V)加上二極管的壓降時,D1 導通,將多余的電壓導向 VCC,防止高壓進入后續(xù)電路;若輸入電壓低于 GND,D2 導通,將電壓鉗位到 GND,防止負壓損壞電路。
電阻 R3(1kΩ)的作用主要有:限制輸入電流,防止瞬間高壓損壞后級電路;與二極管配合形成鉗位電路時進行限流保護;降低信號源的輸出阻抗要求。肖特基二極管 D1 可將輸入電壓鉗位在 VCC + 0.3V(假設系統(tǒng)電源 VCC = 5V 時,輸入電壓超過 5.3V 時導通),D2 可將輸入負壓鉗位在 GND - 0.3V,防止負電壓沖擊。
該電路的保護邏輯如下:正常信號(3.3V/5V)時,D1/D2 均處于截止狀態(tài),信號通過 R3 無衰減地傳輸至后級電路;過壓保護(>5.3V)時,若輸入電壓超過 VCC + 0.3V,D1 正向?qū)?,將多余電壓通過 VCC 電源回路泄放,避免高壓沖擊后級電路;負壓保護(< -0.3V)時,若出現(xiàn)負電壓,D2 正向?qū)?,將電壓鉗位在 -0.3V 左右,保護后級 CMOS 器件。
不過,該電路也有一定的設計注意事項和應用限制。雖然允許輸入信號略大于 VCC,但需確保系統(tǒng)電源能吸收 D1 泄放的電流,且瞬時功率不超過二極管和電阻的額定值。它不適合持續(xù)高壓輸入,對高頻干擾防護能力有限,信號傳輸存在約 0.3V 的電壓誤差。其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微控制器的按鍵檢測接口、工業(yè)傳感器信號輸入(24V 系統(tǒng)需增加分壓電路)、防止熱插拔引起的電壓浪涌以及 ESD 靜電防護(需配合 TVS 二極管)等。
三、12V、24V、36V 直流信號檢測
光耦檢測
對于 12V、24V、36V 電壓的檢測,雖然三極管也可使用,但它不具備隔離功能,若后級電路損壞,很可能影響前級電路。因此,通常采用光耦進行檢測。光耦的最大正向電流與溫度有關,溫度越高,電流越小。以 70° 為例,設計正向電流為 10 - 20mA 即可。以 12V 電壓為例,正向?qū)▔航禐?1.2V,限流設置為 15mA,則限流電阻阻值為 (12 - 1.2) / 0.015 = 720Ω,功率為 0.015×0.015×720 = 0.162W,可選用 1/4W 的電阻,如 0805 封裝或更大的。
電阻分壓檢測
另一種方法是采用電阻分壓,并加一個跟隨器跟隨,也能起到保護作用,該方法相對簡單,在此不做過多解釋。
四、220V 交流信號檢測
對于 220V 交流信號檢測,正向?qū)▔航?1.2V 相對于 220V 來說可忽略不計。從規(guī)格書來看,導通電流設置為 1 - 2mA 是可行的,如 220 / 200k = 1.1mA,100k 電阻的功率為 0.0011×0.0011×100k = 0.121W。
交流導通時,正 / 負半周電流通過 R4→光耦 LED→R5→零線(或反向),光耦內(nèi)部 LED 發(fā)光,光耦輸出端導通,OUT 引腳被拉低至近地電平(邏輯 0),單片機檢測到低電平脈沖,判定交流電存在;交流斷開時,光耦輸入側(cè)無電流,輸出端保持高電平(通過 R3 上拉至 3.3V),單片機檢測持續(xù)高電平,判定交流電斷開。在過零點處理方面,電容 C2 在電壓過零時放電,維持光耦輸入側(cè)短暫導通,避免信號抖動。100K 電阻功率余量充足(實際功耗 0.12W < 0.5W),可避免長期過載風險。與單向光耦需整流橋方案相比,雙向結構簡化了電路,降低了成本,提升了可靠性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出處:維庫電子市場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維庫電子市場網(wǎng),轉(zhuǎn)載請必須注明維庫電子市場網(wǎng),http://www.udpf.com.cn,違反者本網(wǎng)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并注明自其它出處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作品出處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如涉及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(nèi)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