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技術交流 | 電路欣賞 | 工控天地 | 數(shù)字廣電 | 通信技術 | 電源技術 | 測控之家 | EMC技術 | ARM技術 | EDA技術 | PCB技術 | 嵌入式系統(tǒng) 驅(qū)動編程 | 集成電路 | 器件替換 | 模擬技術 | 新手園地 | 單 片 機 | DSP技術 | MCU技術 | IC 設計 | IC 產(chǎn)業(yè) | CAN-bus/DeviceNe |
就上次那個熱電偶信號放大繼續(xù)討論(away救急) |
作者:_21icbbs 欄目:模擬技術 |
因為帖子太長,所以重開一帖,原帖見: http://bbs.21ic.com/club/bbs/list.asp?boardid=2&t=2262524&tp=%u6025%uFF01%u8FD0%u653E%u95EE%u9898%uFF08%u70ED%u7535%u5076%u4FE1%u53F7%u653E%u5927%uFF09--%u627E%u5230%u65B0%u89E3%u51B3%u65B9%u6CD5%uFF0C%u5927%u5BB6%u8BA8%u8BBA%uFF01 * - 本貼最后修改時間:2006-10-10 10:29:21 修改者:_21icbbs |
2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0 10:22:00 發(fā)布:
測試結(jié)果匯報 經(jīng)過多次修改,最終成了現(xiàn)在這幅圖紙,現(xiàn)把測試結(jié)果公布如下: 傳感器開路時:Vout=4.862V 傳感器短路時:Vout=1.21V V1-V2=43.0MV時:Vout=3.450V 計算增益=51.395 V1-V2=41.0MV時:Vout=3.359V 計算增益=51.682 V1-V2=41.5MV時:Vout=3.378V 計算增益=51.518 V1-V2=40.1MV時:Vout=3.302V 計算增益=51.421 V1-V2=39.4MV時:Vout=3.266V 計算增益=51.421 V1-V2=69.0MV時:Vout=4.810V 計算增益=51.739 V1-V2=76.0MV時:Vout=4.829V 計算增益=47.22 V1-V2=144MV時: Vout=4.830V 計算增益=24.813 V1-V2=-41.4MV時:Vout=0.597V 測試電路說明: 1:因為我手上沒有高精度的電阻,所以現(xiàn)在都是用的5%精度的電阻; 當傳感器短路時,Vout=1.21與理論數(shù)值1.24V有不小偏差,從電路上看,應該是R5=R6=R7=R8這幾個電阻匹配不好引起的,電阻精度夠的話,這個問題應該沒有這么嚴重。ú恢婪治鰧Σ粚Γ浚 并且因為電阻精度不高,所以設計的50倍放大增益變成了設計的51多一點。 2:當V1-V2>69.0MV后,就會出現(xiàn)輸出不能按設計增益放大的現(xiàn)象,這應該是輸入信號上疊加的2.5V共模信號以及電源電壓限制引起的,當用+5V供電運放時,V1-V2>43.0MV就會出現(xiàn)這樣的現(xiàn)象,所以我把+5V改成了+9V供電。 3:因為運放電源變成了+9V,所以輸出可能出現(xiàn)超出+5V的情況,所以在Vout處加了一個5V的穩(wěn)壓管限伏,防止出現(xiàn)高電壓把AD口燒壞。(這會不會影響AD采樣?) 4:在最后一級運放輸出端我下拉一個10K電阻到地,感覺加不加也沒多大關系,但看運放的手冊都好象有一個帶10K負載時的溫度漂移特性,感覺不加好象也沒關系。 5:感覺這套電路下來,總體成本似乎有點高了,大家有沒有別的辦法降低點成本。 * - 本貼最后修改時間:2006-10-10 10:33:44 修改者:_21icbbs |
3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0 10:23:00 發(fā)布:
圖片附件可下載后用PROTEL打開看 * - 本貼最后修改時間:2006-10-10 10:34:31 修改者:_21icbbs |
4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0 10:28:00 發(fā)布:
原本打算Vref1也用+1.24V激勵 但設計測試中,發(fā)現(xiàn)Vref1也用+1.24V的話,好象電路根本就行不通,大家?guī)兔Ψ治鲆幌逻@是為何? 如果可以省去+2.5V電壓源的話,還是可以減少不少麻煩的。 另外,如果Vref1用AD的電壓基準+4.096V做激勵的話,不知道能不能行的通? (我現(xiàn)在沒有+4.096V的電壓基準,大家?guī)兔纯,如果差不多可行,我?a target="_blank" href="http://www.udpf.com.cn/icstock/688/TL431.html">TL431再調(diào)一個測試看看) |
5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tuwen 于 2006/10/10 13:36:00 發(fā)布:
圖中的測量放大器沒有負電源不行 按照圖中的用法,LM324必須有負電源才行。這是造成誤差的主要原因。 |
6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0 15:20:00 發(fā)布:
TO tuwen 這個電路引入了Vref1/Vref2應該完全可以不要負電源了把? 從我實際測量的結(jié)果看,沒有負電源也沒有什么問題? 我感覺現(xiàn)在總體的測量結(jié)果還算可以啊,基本滿足了小信號的放大了把? |
7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tuwen 于 2006/10/10 18:34:00 發(fā)布:
抱歉,沒注意到VREF 有了VREF1/VREF2,是可以不要負電源的。 另外,根據(jù)R3=10K,RG=1K,增益只有21倍,怎么來的50倍呢?是不是電阻標錯了? |
8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awey 于 2006/10/10 21:24:00 發(fā)布:
大有進步,鼓勵一下 要降低成本,可以考慮: Vref1=Vref2,應該可以的,只要運放在其動態(tài)范圍內(nèi)就行,可以改變一下熱電偶的極性看看。 Vref1可以用4.096V通過電阻分壓,再運放跟隨來產(chǎn)生,這樣就可省下兩個TL431了 還有那個TC不知做什么用的?能省嗎? |
9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tuwen 于 2006/10/11 8:08:00 發(fā)布:
324的失調(diào)電壓較大 1.24V的Vref2到輸出端變成了1.21V,主要原因應該是左側(cè)兩個324的失調(diào)電壓造成的。應考慮換用更精密的運放。 V1-V2>69.0mV后增益失常的原因,可能是V2的那個運放的輸出電壓向下擺動到接近0V所致。提高Vref1可以改善。 Vref1也用1.24V不行,因為V2電壓經(jīng)放大后輸出電壓是向下擺動的。用1.24V則向下擺動的空間太小。 建議V1、V2兩個運放改用OP07,Vref1提高到4.5V左右。單9V電源不變。右側(cè)運放用324或358不變,Vref2不變。 另外,圖中Vref1的接法不對稱,可以考慮R1R2不接地,原接地端連起來接到Vref1。 |
10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1 8:50:00 發(fā)布:
TO away and tuwen 放大倍數(shù)確實搞錯了,應該是51K電阻 TC就是指熱電偶拉; TO TUWEN: 放大電壓是上偏的,TC+接熱電偶正端,TC-接負端,0度以上輸出電壓>1.24V 我現(xiàn)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運放供電電壓降到+5V,+9V供電多了好多麻煩。 運放我現(xiàn)在選用MCP609或者MCP619,性能應該比OP07好多拉。 TO AWAY: 我怎么才可以省去那兩個TL431? 電阻分壓后再跟隨的話,還需要兩個運放的啊,我現(xiàn)在用的是4運放MCP619,算上放大的3個運放,一共要5個運放了。 我打算用電源+5V通過電阻分壓得到+2.5V提供給Vref1,但電源+5V同時給MCU等供電,波動可能會稍大點,我就怕這個波動對放大電路有影響。! Vref2用+4.096用電阻分壓的方式再運放跟隨(正好4運放還有一個沒用)供給; |
11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tuwen 于 2006/10/11 8:54:00 發(fā)布:
還可以考慮令Vref2=0 如果在實際使用中,V1-V2最低不會到達0,例如至少有若干毫伏,那么可以考慮令Vref2=0,省去一個基準電壓。因為單電源運放324(358)是可以這樣用的。這樣也增大了輸出電壓(Vout)的擺動范圍。 |
12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1 14:42:00 發(fā)布:
不能令Vref2=0 V1-V2不僅可能等于0,還有可能等于負電壓呢。 |
13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afanti 于 2006/10/12 13:27:00 發(fā)布:
re 5V的穩(wěn)壓管不好,實際上,他在4.7V左右就開始工作了。 另外,你的這個差分放大電路要求的條件太高了。 |
14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awey 于 2006/10/12 14:41:00 發(fā)布:
看看這樣行吧? 電路稍稍改一下,R1、R2不要接地,而接到Vref1上面,使輸入信號平衡對稱,抵消了失調(diào)電壓的影響,提高抗共模干擾能力。 考慮運放供電有9V,Vref1干脆直接用4.096V的,而Vref2用4.096V電阻分壓再跟隨輸出1.2V ,這樣就可以省掉兩個431了。 |
15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2 15:13:00 發(fā)布:
我已經(jīng)把電源搞到+5V供電了,但現(xiàn)在…… 又出了點新問題(計算值和實際測量值偏差的問題) 又出了點新問題(計算值和實際測量值偏差的問題) 我現(xiàn)在調(diào)整圖中的標號為POT的可調(diào)電位器來模擬熱電偶的輸出電壓; 當信號比較弱的時候,實際測量出的增益和設計計算增益偏差較大,根據(jù)圖紙我的設計增益應該為52倍左右,當信號(V1-V2)<1MV以下時,實際測量增益只有20~40多,并隨著信號的增強,增益逐漸向52靠攏,當信號增強到一定強度后,增益就穩(wěn)定在52倍左右基本不變了,請問有什么好辦法處理這個問題? 現(xiàn)在用的MCP609測試的了,性能確實是LM324沒辦法比的拉,我已經(jīng)搞成+5V供電了,效果還是可以的,現(xiàn)在主要是在1mV以下出現(xiàn)了這個問題,我看手冊上講:MCP609/619是PNP輸入的特性,請問會不會因為這個導致的這個現(xiàn)象產(chǎn)生?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MCP609/619對共模抑制能力還不夠強,因為輸入信號偏置了一個+2V左右的共模電壓進去,這個共模電壓在輸入信號較弱的時候?qū)ψ詈笠患壍姆糯筝敵霎a(chǎn)生了比較明顯的干擾! 斑竹再幫忙分析一下。! 現(xiàn)在把兩個TL431全部去掉了,只保留了一個MCP1541的4.096V的電壓基準。 |
16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2 15:17:00 發(fā)布:
運放的PNP輸入指什么意思? 是否針對CMOS而言的另一種輸入信號要求? 即PNP輸入失調(diào)更大,并需要較大的輸入電流? |
17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afanti 于 2006/10/13 13:17:00 發(fā)布:
re 建議你使用儀表放大器算了,一顆片子搞定。AD8553,AD8221都可以,單電源供電,AD8553還是rail-to-rail的。價格小于1USD。 |
18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_21icbbs 于 2006/10/13 15:28:00 發(fā)布:
AD8553、AD8221可以1USD買到? 不可能的把? 哪兒有賣? 我查的參考價都要20元左右的拉。 儀表放大器好象都是集成輸入偏置,好象這兩個都是偏置的0.6V,請問怎么做熱電偶的斷偶檢測。 |
19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awey 于 2006/10/13 15:42:00 發(fā)布:
放大倍數(shù)與輸入信號太小無關 干擾信號與失調(diào)電壓并不會隨輸入信號的減小而減小,所以信號小時相對誤差增 大,對于相對固定的直流誤差,可以通過軟件去除,而交流的干擾信號則要通 過電路來保證。 輸入偏置最好不要直接用電源,建議用兩個電阻對4.096V分壓取得,再分別接 兩個電阻到熱電偶的兩端,對抗干擾有利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|
20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KYLXH 于 2007/11/26 18:27:42 發(fā)布:
看你們是好麻煩的啦,用一個OP07放大,上拉470K做斷偶,IN4148做冰點補償,有問題用軟件補償, 萬一玩不來你用AD595(K)AD594(J),帶冰點補償10MV/ C,單電源供電,價格我問的29.5元。歡迎討論kylxh@163.com |
21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菜鳥 于 2009/5/3 11:53:26 發(fā)布:
圖中放大倍數(shù)是1+2R2/RG還是1+2R3/RG啊? |
22樓: | >>參與討論 |
作者: 烏鴉 于 2010/3/24 20:38:24 發(fā)布:
20樓的是最好的辦法。 預算20元的話,問題好辦得很。加一個EEPROM,每塊板都做一次校準,校準數(shù)據(jù)存入EEPROM,這樣精度極高,加上校準的人力成本也只需幾元。 |
|
|
免費注冊為維庫電子開發(fā)網(wǎng)會員,參與電子工程師社區(qū)討論,點此進入 |
Copyright © 1998-2006 www.udpf.com.cn 浙ICP證030469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