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|||||
| 技術(shù)交流 | 電路欣賞 | 工控天地 | 數(shù)字廣電 | 通信技術(shù) | 電源技術(shù) | 測控之家 | EMC技術(shù) | ARM技術(shù) | EDA技術(shù) | PCB技術(shù) | 嵌入式系統(tǒng) 驅(qū)動編程 | 集成電路 | 器件替換 | 模擬技術(shù) | 新手園地 | 單 片 機 | DSP技術(shù) | MCU技術(shù) | IC 設計 | IC 產(chǎn)業(yè) | CAN-bus/DeviceNe |
請教chunyang,cc1000/cc1020如何選擇? |
| 作者:powerpan 欄目:通信技術(shù) |
FSK,頻差大約20-40KHz,9.6K manchester 編碼,一次傳輸100bits左右,大約20ms, 現(xiàn)在使用了CC1000,因為考慮可能會使用315頻段,但是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問題 無論距離遠近,誤碼率達到10%,目前原因未明,是否跟頻差有關(guān)?中心頻率?干擾?preamable不夠長?所有的程序都按照application notes 的要求編寫,后來使用LOCK average FILTER也不行,調(diào)整了接收端中心頻率也不行,剩下還有發(fā)射端的頻差和preamble沒有調(diào)整了。 CC1020在以上的條件接收是否比CC1000更穩(wěn)定?是否還需要外置saw FILTER ? |
| 2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powerpan 于 2005/11/6 21:26:00 發(fā)布:
還有一個問題 好像CC1000說明書的frequency seperation 就是頻差吧?但是帶寬呢?中頻才150K,帶寬能到多少?而且還有一個AFC的控制 modem1 的說明:Sets the limit for the Manchester Violation Flag. A Manchester VALUE = 14 is a perfect bit and a Manchester VALUE = 0 is a constant level (an unbalanced corrupted bit) 14是指什么?那個寄存器應該設定是0比較好還是7比較好? 找上面說的發(fā)射與接收的最好的匹配應該如何做?比如那個寄存器應該注意? |
|
| 3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chunyang 于 2005/11/7 9:28:00 發(fā)布:
如此大的誤碼率應該是硬件的問題 1020強于1000,不過CC系要用得好并不容易,其對外圍元件的選擇和EMC設計要求很嚴。 |
|
| 4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powerpan 于 2005/11/7 11:12:00 發(fā)布:
問題所在: 用示波器對比發(fā)現(xiàn),接受NZR碼的時候基本上接收結(jié)果不正確,無論距離遠近 換過來使用NRF401就完全沒有問題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。 假設EMC干擾造成的問題,目前就我的水平是沒有頭緒解決的了,但是如果emc只是造成靈敏度不夠,那還有點機會 * - 本貼最后修改時間:2005-11-7 11:54:11 修改者:powerpan |
|
| 5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powerpan 于 2005/11/7 17:59:00 發(fā)布:
結(jié)論:對CC1000很失望 下午去了立奇,他們的工程師開始也解決不了問題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settling如果設成2以上就可以比較正常的工作。但是需要很長的同步頭 后來回到公司,電磁環(huán)境不好,結(jié)果1米之內(nèi)都經(jīng)常出錯,對CC1000非常失望,使用NRF401就沒有問題。哎。。。。。 又要改版 |
|
| 6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chunyang 于 2005/11/8 9:51:00 發(fā)布:
嚴格說CC1000的性能應強于NRF401 但CC系的RF IC對設計和元件的要求很高,所以一般不建議剛?cè)胄械墓こ處熡。你的信息更說明是設計方面的問題,建議改用nRF芯片,另一個選擇可以考慮IA系列如IA4220單發(fā)、IA4320單收、IA4420收發(fā),不過總體應用難度也大于nRF芯片,但比nRF芯片便宜,性價比較高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做批量產(chǎn)品或長期產(chǎn)品(1年以上)的話,不要再用NRF401和其它4xx了,該芯片屬早期第一代芯片,已停產(chǎn),現(xiàn)在應改用NRF905,頻段也應優(yōu)先考慮868M段和915M段。 |
|
| 7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powerpan 于 2005/11/8 14:04:00 發(fā)布:
該產(chǎn)品工作于比較惡劣的環(huán)境之下 如果稍微有點干擾,就會產(chǎn)生相應的錯誤,該芯片用來也是雞肋。如果需要加很多的屏蔽來提高抗干擾能力,那更是麻煩。 同時說明,如果是因為靈敏度的原因達不到要求,我認為設計的問題很大。但是距離無論遠近都出現(xiàn)誤碼,那就是百思不得其解了。 假設使用了chipcon本身的開發(fā)板都有這樣的問題,那就沒有辦法解釋了。cc系列外圍的元器件并不多,CC開發(fā)板上的一堆的線繞電感,看了讓人有點可怕,成本也很敏感的今天使用這么高要求的元器件,產(chǎn)品的性能價格比沒有辦法提高。 我不是高頻的專家,但是也不認為400多兆除天線之外的布板設計難度有多高,對比MOTOROLA和其他公司的相關(guān)方案,MOTOROLA抗干擾能力相當高,對布線的要求并不苛刻,其他的如ATMEL.html">ATMEL地接收電路對電源和布線要求相當高。 CC1000測試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,的確對外圍的要求比ATMEL的還高,特別是電源的穩(wěn)定程度對靈敏度的影響不可以忽略。 如果不介意,您公司有相關(guān)的產(chǎn)品我可以買來測試一下,可否? |
|
| 8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chunyang 于 2005/11/8 15:27:00 發(fā)布:
高頻的東西不可輕視啊 想那十余年前,我玩跳頻話筒、各類收音機、電視等已經(jīng)是“滾瓜爛熟”的程度,也成功設計過BA1404、TDA7021等芯片的應用,但首次設計基于MC2833+MC3363的數(shù)傳信道時,開始以為最多兩個月就能搞定,結(jié)果我用了10個月,靠一臺價值30萬的無線電綜合測試儀才真正搞出個大概,離批量定型生產(chǎn)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,而那個信道的頻率才45M-50M,波特率也才300左右而已,算是真正領教了高頻的厲害,不過所幸也算借此真正入了高頻電路設計的門,F(xiàn)在的高頻IC雖然遠比十年前簡單,但頻率更高、速率更快,所以需考慮的地方反而是有增無減,實在是不可輕視啊,特別是EMC設計方面,只有些虛的“原則”卻不可能有一招制敵的“法寶”,只能是多試、多想、多學,只有硬著頭皮扛熬出來這一條路。至于那些“原則”性的東西,我在本壇發(fā)的一些“實用資料”中多有提及,你可以參考一下。如果需要現(xiàn)成的模塊做對比測試和設計參考,可以發(fā)Email給我,不過我只有IA系列的。 |
|
| 9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hexi168 于 2005/11/10 2:21:00 發(fā)布:
Re:請教chunyang,cc1000/cc1020如何選擇? 樓主是做什么產(chǎn)品?我這里有個新產(chǎn)品,價格很便宜,性能比CC1000要好.就外圍復雜點.可以考慮一下.請發(fā)郵件給我:hnkenliu@126.com我會給您詳細的資料做參考. |
|
| 10樓: | >>參與討論 |
| 作者: smartrf 于 2005/11/14 11:41:00 發(fā)布:
還是找一家專業(yè)公司吧 chipcon的產(chǎn)品穩(wěn)定性比較好,硬件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還要看數(shù)據(jù)的基帶處理。試試我們的MODEM吧!透明傳輸,內(nèi)帶糾錯功能。 www.smartrf.com.cn |
|
|
|
| 免費注冊為維庫電子開發(fā)網(wǎng)會員,參與電子工程師社區(qū)討論,點此進入 |
Copyright © 1998-2006 www.udpf.com.cn 浙ICP證030469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