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9959簡化測控通信系統(tǒng)中多路DDS之間信號同步設計
出處:羅放 發(fā)布于:2007-12-03 13:28:41
近年來,為了提高信息傳輸速率,增強通信抗干擾能力,飛行器測控通信系統(tǒng)巳從統(tǒng)一載波體制向擴頻統(tǒng)一測控通信體制發(fā)展。但是,這種寬帶擴頻測控技術的應用使得同步設計成為系統(tǒng)實現(xiàn)的難點,尤其對于多頻率源系統(tǒng),信號之間的嚴格同步更為困難。一般情況下,為了獲得多路DDS的同步,設計者往往會使用多種手段對參考時鐘、數(shù)據(jù)刷新、鎖相倍頻等步驟小心處理,這樣不但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物力,而且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。
美國ADI公司推出的高性能4通道直接數(shù)字式頻率合成器AD9959,在單芯片上集成了4個獨立的DDS核,通過一個公用參考頻率內部同步4個DDS通道,避免了多個DDS同步過程中由于器件特性差異造成同步困難的問題,在降低同步設計難度的同時,還提供了靈活的控制能力。
    AD9959

AD9959是美國ADI公司的多通道DDS器件,內部包含4個同步的10bit 500MHz DDS。每個DDS通道擁有獨立的32b
    AD9959內部的每個DDS通道部擁有獨立的32bit相位累加器和相位-幅度轉換器。當相位累加開始計時并且相位增量(頻率調諧字FTW)大于0時,相位累加器的輸出數(shù)據(jù)作為波形存儲器的取樣地址,輸出數(shù)字化的正弦波形(梯形正弦波)。相位一幅度裝換器同時將相位信息通過運算轉化為幅度信息。每個通道的輸出頻率(fo)是相位累加器翻轉率的函數(shù)。頻率、相位及幅度關系由下面的公式表示:
    fs表示系統(tǒng)的時鐘頻率,F(xiàn)TW為頻率調諧字,232表示相位累加器的容量。  
AD9959具有多種工作模式:單頻(SingleTone)、調制(Modulation)和線掃(Linear Sweep)3種模式。AD9959串行I/O提供多種配置工作方式,串口兼容ADI早期DDS采用的SPI串行方式。
AD9959的運行是主控芯片(單片機、DSP或可編程邏輯)通過串行I/O改寫其內部寄存器值來實現(xiàn)的。因此,寄存器是AD9959的控制??刂萍拇嫫髦饕瓿赏ǖ肋x擇,多設備同步及相位累加器清零等功能;通道控制寄存器主要完成各通道功能的選擇,頻率、相位、幅度的設置。各寄存器的使用是通過不同地址的8位數(shù)據(jù)值來決定。
AD9959在測控通信系統(tǒng)中的應用
多進制正交擴頻信號產生
    在測控通信系統(tǒng)的設計中系統(tǒng)的可靠性尤為重要,特別是同步不好輕則誤碼率高,重則系統(tǒng)無法正常工作。如圖2所示,在以往的設計中,要成功地同步各路DDS首先要將參考時鐘的相位差化,且時鐘邊沿要足夠的陡,以免增加時鐘的相位誤差。其次,數(shù)據(jù)刷新時鐘(I/O_Update)決定了DDS內部寄存器值的改變時間,多路DDS必須同步改變工作寄存器的值。再次,DDS所需頻率由頻率源經過倍頻鎖相后提供,但這樣會帶來倍頻鎖相后時間信號相位延遲等問題。此外,由于濾波器特性的不一致,也往往會造成已經同步的DDS輸出信號經過濾波平滑處理后進入調制器的信號卻發(fā)生失配。因此需要不斷地對FPGA中的控制時序做反復調整。但由于器件之間的差異性與溫度特定的不同,調整好的時序控制程序往往不適用于另一個同樣的電路。諸多因素為信號同步帶來很多麻煩在新方案中,由于單片AD9959集成了4個DDS通道,無需4片AD9852及其外部電路,大大減小了PCB面積。單片AD9959由一組共享的參考時鐘頻率在內部同步4個獨立的DDS通道,在線可編程的通道控制信號隨時調整由外部路徑產生的不均衡性。I、Q數(shù)據(jù)流可實現(xiàn)良好的正交。即時正交關系和幅度匹配發(fā)生輕微的變化,由于其14bit的相位調整和32bit的幅度調整,誤差將保持在很小的可容許的范圍內。上電后FPGA從配置芯片中加載程序,完成發(fā)送時序及系統(tǒng)的控制,PN碼和Walsh函數(shù)的產生也是由FPGA實現(xiàn)。在FPGA的控制下,4路DDS輸出同步正交信號到專用調制芯片,可產生QPSK、16QAM等多種調制信號,各項指標滿足系統(tǒng)要求,性能穩(wěn)定。

版權與免責聲明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出處:維庫電子市場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維庫電子市場網(wǎng),轉載請必須注明維庫電子市場網(wǎng),http://www.udpf.com.cn,違反者本網(wǎng)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網(wǎng)轉載并注明自其它出處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作品出處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- 無線傳輸電路基礎,射頻前端設計、天線匹配與鏈路預算計算2025/10/27 13:55:50
 - ASK 解調的核心要點與實現(xiàn)方式2025/9/5 16:46:17
 - 雙偶極子天線:結構、特性與應用全解析2025/9/3 10:29:21
 - 幾種流行無線通信方式及其特點2025/9/2 17:14:12
 - 解密射頻線纜彎曲衰減變化,掌握有效應對策略2025/8/29 16:22:47
 









